伊甸之战是Rhea创作的多人动作冒险游戏。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属性。杀死各种怪物提高战斗力,领取丰厚的福利和礼包,不断挑战提高战斗力。喜欢冒险的玩家可以提前下载试试。
1、是有着百种类型的卡牌单位是能够实时的帮助用户们在你自己的手机上面去进行选择。
2、培养玩法还可以不断的去进行培养提升打造你自己的卡牌让他变得更加的强大更加厉害。
3、关卡模式也是设计的非常的多可以让玩家们更好的在线下去刷取相关的经验和装备等。
4、阵容类型也是特别的丰富,每一个阵型都是有着独特的一面让用户们可以更好的去体验。
新手教程:
胖古很可爱。做的不好的是,对于游戏世界观的介绍空空如也,兵种的解锁和介绍也不够详细。导致完成了教程后是一脸懵逼,我觉得要有一些战术指导,要教会玩家一些战略技巧。比如可以告诉玩家“这个是肉盾,那个是远程输出,可以将远程输出放在肉盾后”,旨在给玩家一些打法灵感,而不只是告诉玩家胜利目标和基本操作。
游戏节奏、机制:
这样的游戏我觉得节奏有点快了。军队伤害高,守护者和中路小兵比较弱,导致有时候起手卡序太差被一分钟推掉,输得莫名其妙。反过来我方这么赢,感觉也很没劲,枉费了滑动部署带来丰富的战略性(滑动部署的创新设计还是要点赞的,很不错)。游戏是类似于皇室战争的卡牌即时战略(三四分钟推塔获胜),却又有类似于炉石的卡组模式(30张卡可重复),皇室战争是轻度对局,炉石是深度策略,而伊甸这样子显得不论不类了,像是一盘棋手刚布完局正深度思考的象棋,棋局局势却马上到将帅濒危的白热化了,我推荐双方各增加一个小据点(皇室战争有两个公主塔,不会因为小亏而直接爆国王塔,依旧有机会翻盘),并且要加入空中单位,这个对于战术的丰富性是有利无弊的。
匹配机制:
首先要将守护者等级相等的相匹配,其次是卡牌总体等级接近的相匹配。CR就是匹配机制始终不理想,导致了不公平的对战体验。然后就是重新开一局要比皇室战争稍慢,可游戏却还没过瘾就很快结束(这个也是上文提到的),而又要等待再开一局,选阵营,匹配到人,看到双方阵营和ID(皇室战争啪的一下Duang立马就开始了)。
平衡性:
看到很多玩家批评平衡性欠缺,我的观点是新游戏平衡性欠缺常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经常调整的过程。依目前来看其实还算勉勉强强了,慢慢调整吧。这里我觉得要凸显每个阵营的特点,目前内测版本四个阵营各自的特点还不够突出,需要继续改进。
升级机制:
牌库不够整洁,升级机制设计较差。升级的混合吃卡机制导致界面繁乱,这一点,皇室战争的升级机制就简洁明了,想升哪张卡就用这张卡的存货+金币,也能一目了然能不能升,而不会影响其他卡。伊甸这样的升级方式,真的画蛇添足,还不如像炉石那样不升,每张卡的数值也会深入老玩家的心。
其他方面:
1.在类似游戏中的“开箱快感”方面做的很棒,撕卡包十分顺滑,让人感觉很爽,好评。
2.排位的分数和段位有点看不懂,难以给人成就感,有些游戏的会给人灌输一套青铜,白银,黄金这样的段位称号和具体的段位(青铜3.青铜2.青铜1这样子),建议伊甸也创立一套独特,好听的段位名字,容易记也比较有成就感。
个人并不反对其他评论的taper将《皇室战争》(CR)和《伊甸之战》做对比,但是因为核心玩法类似《皇室战争》而降低评分我则不予苟同。
实际上,《伊甸之战》的曝光先于《皇室战争》,《伊甸之战》于2015年12月被披露介绍,2016年1月曝光玩法视频,原本是打算在2016年夏天公测,制作专案立案后当时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可惜撞上了皇室战争,因此作罢。
《伊甸之战》曝光玩法视频的时候,离《皇室战争》首轮加拿大、纽西兰上架测试仅仅过了10余天不到。
10余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要在10余天完整COPY一个《皇室战争》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单单各个功能系统的反推案,至少半个月。收集原型所需要各种图素,规划交互实现逻辑,将之实现可以演示用的axqure交互原型来展示玩法至少也要半个月。程序再按照原型来制作游戏,这部分又牵扯到各种细化案子包括数值;还有3d建模啊美宣啊2d立绘UI啊什么的;1个月画完了也要导入测试做调整,真正到可以释出玩法视频的程度最少要3个月的(那也是团队全员无限爆肝才能做到)。
所以我不赞同因为跟《皇室战争》(CR)类似就成为减分项,只是当时雷亚和Supercell的想法刚好撞到,仅此而已。